|
先说「海参崴」的得名原因。英语喂鸡百科引述资料说:
6 p! C$ N/ O; ~3 U+ P
: C, F1 K4 \9 M& x8 k/ }海參崴之地名乃來自漢文。海參的主要產地在中國東北及朝鮮半島。漢文「崴」,指山、水彎曲處,多用於地名,如吉林省的三道崴子、遼寧省的遲家崴子。海參崴意即盛產海參的水灣。或曰漢文的海參崴乃源自滿文的xaiišenwei ᡥᠠᡳᡧᡝᠨᠸᡝᡳ,意為「海邊的小漁村」云云,但中外滿文字書皆無此字的記載。
6 r( v3 h" }3 w( ^' Z& b5 f- o: h% _
可见,海参崴 = 海参 + 崴。$ e" n6 U6 J" k3 W4 V5 j1 ~3 {
- q: @6 i8 B+ x. U
(1)一般来说,在「海参崴」这个词上,中国大陆的词典给「崴」注音wăi,台湾词典给「崴」注音wēi。
. m$ A& D1 S4 S6 q' ~7 I8 c) t& }; }; E. o5 j% O1 K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4 S: ?. F6 A* T9 O. {0 S! ~6 c
+ [- D( Y. w* d9 y
! |* S5 }6 g: z" y
$ b- [. q% S& e最有代表性的是《现代汉语词典》(试印本)注音wēi。《现代汉语词典》(试印本)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吕叔湘版本,如果要坚持说只有wăi正确,莫非吕叔湘错了?
" `4 K$ Z2 s. Y3 v; w
2 M/ s t6 ~/ [0 Q# o: p' r
9 W7 \1 o: U+ j' S6 o1 U2 l& _: @/ K
1952年商务印书馆《学文化字典》,认为「山势不平的样子」跟「地名意义」是一样的,都读wēi。《同音字典》也如此。- U$ V: J2 [1 P: i& o! F3 x! L# f- `
, D+ y( N' j1 s+ q. O4 i(2)再看一批更老的辞书:, F9 Q4 v, e+ u e
$ I, H( f) w& l- x3 w0 k
, q0 T% u5 a! m! F M+ E
! z. @& D7 F x+ E$ p學生字典 1915年 [陸爾奎、方毅,上海商務],认为读wēi。* q- a: S( L* K- l- @! V0 H/ S% r% n
4 k9 I1 }& ^. T- Z3 I, H2 ^9 @; P
7 N! t) z0 Z" |" c, I
世界書局出的詞性分解學生字典,认为乌乖切(读歪)、wēi都正确。
9 O5 ]4 r( f2 M' }; G+ s* C& P6 n5 [' ?
2 U5 w) [6 r- ~1 ^5 N
+ q* i1 I, f5 E# l4 h
朱孝怡、陸保璿:新式繪圖國音學生新字典,廣益書局,认为读wai1或者wa1…… 7 G+ x+ f, O6 G+ z: R( R8 ?
1 w7 E6 Z: K! Z M3 O是不是晕乎了呢?5 D5 a! j. N1 \/ P* s7 M
1 O# v9 ^- X8 A+ @# U(3)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崴」字,广韵:乙乖切;集韵:烏乖切、烏回切、烏買切、羽鬼切,意思差不多,基本都是「不平」。因此读wai1、wai3、wei1、wei3都正确,没区别。
- ?5 Q) F0 _0 m0 U2 A S: \' r$ ?- E* a8 \( x& K/ i
更何况这些反切,对应上古都是微部,因此更没必要强生分别。, Y' }7 ~- q% @4 d
7 `3 f6 _. V( s0 g问题来了,那《汉语大字典》乃至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为什么非要区分呢?8 B) f) Y5 ^: ]0 o% r' A& T
B ^: z0 F$ F* C; ~
7 h1 F4 R8 J: ~ d
& V- ~/ F$ Z+ E7 d/ F, Y/ k这种处理方法是打娘胎学来的。《汉语大字典》的娘胎之一是《康熙字典》,请看:
) l4 T9 a$ X) X# U5 L8 ~7 G
# ~! q& D/ H( O& j
( B v" h3 u0 o& S* _1 Q: d+ q
- j' L( r# M' r b2 B* [我特别选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的本子,大家不难看出,《汉语大字典》这么分,是因为《康熙字典》就这么分。/ S" ]7 e4 ^1 J% L* \' Q! X0 _ l
! r+ ]5 T E7 k5 X& w. d王力先生说:应该拿集韵烏乖切,配广韵乙[皆/乖]切才对,否则两条中古不同音!
* o5 b7 J x% L5 q0 }4 P
9 n) b% @- Z4 v2 N可惜王力先生的意见《汉语大字典》懒得关心,反正康熙妈妈把这俩归到一起了,汉语大字典亦步亦趋,直接注个现代音wēi拉倒完事。
8 K. n) a+ Z2 f" m" q7 X7 w
' }) d/ X# j. w- j; x康熙妈妈那里, 廣韻乙皆切、集韻烏回切 两条合并,跟集韻烏買切对立。《汉语大字典》也这么搞,这就是《新华字典》wēi、wǎi两个音的来源。
9 B4 _) |5 f" u9 P" y& f/ N$ w. U% x% G7 l- d% |
咱也可以说这是尊重集韵,毕竟前头我说的「wai1、wai3、wei1、wei3都正确,没区别」跟集韵还是有点差异。可问题是,集韵也没说「崴子」「太阳崴」「海参崴」的读音哪?怎么就硬要跟烏買切配上呢?至于把「wai3脚」也配上,那就更是自作多情。 K6 _# c% g- {& }4 U ^
4 t& v% y4 B" M0 i2 I2 W
照前头的意见,「崴」本来指高而不平的地方,引申指山水弯曲的地方,因此变成了地名,实实在在就是一个意思变出来的。不管是哗啦啦整两个音,都是整四个音,实在是庸人自扰。9 ?* Z7 p/ }$ U/ D
! c& K& W& M5 N2 A; r1 ?(4)写这一篇的动力,是看到了陆谷孙《中华汉英大词典》(上)有这么一条:* S* e- ]4 R9 w2 |
$ l4 m1 {" @+ ?% f! c% n. l. H% ~
$ t* P9 o% C) _, f2 g/ c( y0 m7 J/ _7 l9 r# W
这个Hai Sinwei是什么东东啊?为什么海参崴变成了海 + 参崴?+ p2 {, ~2 Q, b: o, y
" x: U4 i# ~% T( X7 w4 l
有人说,会不会是什么老的英文名称呢?这个我不知道,不过我借助英华字典资料库,找到了1916赫美玲官話:! a* E9 @# U( m T- e
" I0 ]: g( H* o) ^/ Y) @# g9 ^. `6 p2 c+ A
' i/ x$ d) V, [" W8 Q5 G
右下角Wladiwostok:海參崴,注音:hai shên wei。) L: B( `$ Y b1 H( |6 a" ]
( u' a) `2 ?- _* ~, G( {
(5)总结:) i" z# W. y3 ~: D. h
" _% u' ~ N3 t6 o" O7 |: `- R! I
「海参崴」不管是wēi 还是 wǎi,都是合理的读音,各有辞书支持。
) S/ D( ]; u0 h+ U5 x% S q& r; }4 P7 r0 ~7 r% J( ^' L6 W
我主张「崴」字wai1、wai3、wei1、wei3四个读音都正确,没区别,反正上古都是微部。2 N: v' M: l2 C
) v8 N" V2 `' Y2 @% A6 k
实在犯不着折磨莘莘学子,非说这四个音,或两个音之间有什么意义上的区别。本来也不是常见字,皆大欢喜不好吗?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