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百科 - PDAWIKI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0|回复: 7

[词典讨论] “籌號”等词汇在什么词典可以查询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0-13 07:34
  • 签到天数: 20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0-7-21 15: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籌號,诸如此类词汇在什么词典中可以查到?& M. k( }/ I) o  s9 ^# n7 O: @

    4 p* |; g6 T3 H& G, L
    + }  I9 _& s4 k6 ]9 h, r% z8 C. x# i9 u5 N; V; H8 r  [$ d. y*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7-21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词不难理解。《新华字典》:- \* B$ n, ]' I, Q0 }3 ?/ y
    4 S+ C0 q5 ?) P
    筹(籌)chóu3 O+ g/ ]% f  c! j' c8 B6 ]
    3 ]3 o+ c- C9 z1 e* K7 N
    ①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 u! g! D3 V& d1 A
    ; j3 g8 k% B# [7 P# V/ K  |
    这个字太文了,也不是双音节的,所以补一个「号」字,「筹号已满」,说的就是「今天的号儿都发完了」8 |0 z0 k# B9 c

      o( @+ w; g( K  G- o8 |! e就是中国大陆常说的「取号」「叫号」。「叫号」各大词典都收了,「取号」却没有。《现代汉语词典》只收了「取号机」(虽然释义里面说「……取号后等待叫号接受服务」!!!)
    : w7 N  H) z1 k2 A( j
    ! B- _1 P" o5 S' O; c( a1 _# o2 u北京话有儿化,「号」变成「号儿」就变双音节了,顺口了。粤语没有,所以补一个「号」字,变双音节。
      w" P5 ]0 X. B2 G% [8 s; G1 ]/ }! G" [7 P; g
    「籌號」一般词典都没有收,但是「派筹」是收了的。) C3 ]# g; q# p+ j: j1 o% I
    : C, Y6 A- k$ i: z: }7 j
    開放粵語詞典* M! f2 i, P, m! d% q6 [7 t' ~5 L
    【派籌(派筹)】paai3 cau2 發號兒[发号儿]3 j8 m$ ~4 W) f& X# z8 ^* O- r

    . F' W0 y" G* M9 ]- Y大修館書店中日大辭典(增訂第二版)2 |/ {4 P3 H" q, y' p% q
    〔派筹〕pàichóu
      K: i: Q" s/ i+ b) S  ^: `  N* p8 H番号札を渡す.( {6 z- |8 K' ]
    " S$ T7 H3 s$ P
    CC-CANTO1 z. K' j5 S8 b2 g! V. T
    【派籌(派筹)】paai3 cau2〔pài chóu〕0 x1 ?9 e( A) S; i* {' N
    to hand out queue tickets; quota allocation, especially for assigning a pupil a place in a school; F/ w0 I- U; G9 f1 o; q

    , ]- j' e# o" J- O) vABC Cantonese-English 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ABC粵語英語大詞典]
      D5 T( P" Y2 D: Q$ |# V$ ?) Z派筹〔-籌〕
    4 N+ `# p  a9 Vpài chóu# _/ {+ M9 S- m  {" T6 ^6 C3 N
    paai3 cau2
    8 o4 F/ j& H8 z- h4 F% @/ @$ w+ W; G2 X4 y
    VERB OBJECT
    4 W  ]5 ~" h/ @5 B' {, j' A' Jto issue consecutively numbered tickets or tags to people who wait in line so that they can be served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heir arrival
    ' @  o1 q% x4 E; M% @) S- ?
    1 Y( n9 ?; y( a: s呢間診所派籌畀病人,不過等睇醫生都幾方便; B- X5 g$ r# Y# [! o8 x  S* H
    ni1 gaan1 can2 so2 paai3 cau2 bei2 beng6 jan4, bat1 gwo3 dang2 tai2 ji1 sang1 dou1 gei2 fong1 bin6
    , e2 \) K! J" f6 ^This health clinic issues numbered tags to its patients, but waiting to see a doctor is very convenient"
    . ~1 `. g* W( A! @% R! i1 w. ?( u* B) M4 Z2 X/ g' C: r
    《廣州話普通話詞典》《香港粵語大詞典》也收了「派籌」,但是我现在贴图不方便,就不帖了- p! x( F2 B" C9 r2 ?' Q) W

      |4 O) F7 o. N  q: L1912翟理斯華英字典 也有「派筹」:% y! Z! @! v5 M0 x

    ) w1 E! }; H2 t3 H5 g4 Lto give out tallies or tickets        派籌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0-13 07:34
  • 签到天数: 20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17: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mVim 于 2020-7-21 17:13 编辑
    & }5 H( k* h- A, ?! z
    0 m& F- g/ Y( R2 m感谢解疑!我一开始只是在”两岸常用词典“之类的词典中查找,难怪找不着。从你这又学会了如何灵活使用词典!
    + Q0 H* ]3 i& c* X# G' E( N/ r9 O* a) Q7 f" e4 A7 [( D
    进一步请教:wikipedia中提到“香港语文:香港政府所提倡的语文政策是两文三语,两文指中文和英文;三语指粤语、英语和普通话。”  作为不熟悉粤语(香港广泛使用)、闽南语(台湾广泛使用),而只熟悉大陆普通话的人,若看到的是文字信息(如网络新闻),有什么技巧辨别这些词汇是属于“海峡两岸中文(繁体与简体)表达习惯的区别”,还是 “普通话与粤语、闽南语” 的区别?
    # w& s3 T' U5 [, u+ z4 ~: f$ X! O6 b2 q3 U! I( K) B. w% j
    问题好绕口,我都不知道问的问题对不对,但总感觉有些什么困惑。因为我的方言是闽东语系,从小只会说,写的都是用普通话的中文,若用中文文字把闽东话的发音或直译的方式写出来,估计我自己都看不懂。。。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2-4-14 13:58
  • 签到天数: 84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0-7-21 18: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VimVim 发表于 2020-7-21 17:04- n" P3 @% s% \
    感谢解疑!我一开始只是在”两岸常用词典“之类的词典中查找,难怪找不着。从你这又学会了如何灵活使用词典 ...

    - G1 V* a6 ?2 Z4 ?7 X) P& r3 S你所以疑惑为什么看不懂是因为香港普通民众大肆乱用谐音字,导致形音意相悖而驰,你说的用普通话来写出方言也是指的“谐音字”,本质上是没有搞懂语言对应的汉字,通过阅读古汉语字典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找到方言的根,而不会流于泛泛之辈的妄自菲薄与恣意妄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7-21 19: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VimVim 发表于 2020-7-21 17:04# Z6 ~- g  e  |; z) }$ A3 c
    感谢解疑!我一开始只是在”两岸常用词典“之类的词典中查找,难怪找不着。从你这又学会了如何灵活使用词典 ...
    7 L) k5 I8 `: v8 U
    活的语言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一般而言,汉语各大方言里,都有一些地方,是继承了比较老的说法,古汉语里头的说法,在各个地方都通行的说法,另外有一些地方,是自己方言区独创的,甚至只是表个音,出了这个地区,外人听不懂的
    6 N* z/ |9 U3 J: `) v2 u7 ~
    : F; c; \9 w: a, F% O, L7 P比如说,「傻冒/傻帽」是北京人常说的,这个「帽/冒」是什么意思呢?套用「帽/冒」字的意思去解释就很勉强,我们只知道北京话还有「盖帽」,也许这俩词有点关系。总之这是个方言词,「帽/冒」字也许只是记录了口头的某个音,也许不该写这个字,这都说不准。北京话影响力大,懂的人多,但是一般来讲,粤语里面大概是不说的。
    , E% N+ q% S4 T% Y$ Q: M& `; K( ]7 i" b- }: {+ y4 m6 B
    「傻瓜」的「瓜」,也不大说得清,但是很早就用开了。国语辞典:
    + F+ S' }" Q  R6 y4 w1 f1 T: p0 f5 x- f" d5 g( {8 L
    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三折:「也則為違條犯法,著我來一逕勾拿,他扣廳打我一頓,想起來都是傻瓜。」
    4 F: {% g8 K* r6 Q0 N( \6 r, G. q& p- Q! f$ G6 H2 }6 ?0 n8 T* d* n
    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说法:% q  E* h" Y, S! j4 j5 m
    5 u# p  y  b9 n: X) P4 J
    清代黎士宏在《仁恕堂笔记》中记载:“甘州人谓不慧曰‘瓜子’。”甘州即今天的甘肃省张掖市一带。至今甘肃、四川两省还把不聪明的人、愚蠢的人称为“瓜子”“瓜娃子”。
    ( e$ @  X' E& }7 f. C8 k
      i  Z% E5 N; d+ D不管怎么说,这个词出现得早,懂的人多,粤语里也能说。  f6 h9 M2 j3 j7 A$ X- L
    ; B5 b7 r8 o; o4 F8 n/ d0 O8 V
    「白痴」呢,出现得最早,汉语大词典:
    ! s- u8 ]# W7 m
    9 K" D2 k% S5 E' r0 N- I8 Q《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晉 杜預注:“不慧,蓋世所謂白癡。”《漢書・昌邑哀王劉髆傳》“清狂不惠”顏師古注引三國 魏 蘇林曰:“清狂,如今白癡也。”1 U3 b1 ?! q6 W2 S( I
    ( A" s$ a7 c( d5 e
    所以「白」「痴」都能在字典里找到比较明确的解答,也是各大方言区普遍认可的词。8 t* L$ N, }7 V2 P, D, `
    9 Q4 j# j0 K: n
    西南官话普遍用「苕」来说人傻,有没有道理呢?也有。红薯是实心的,硬邦邦的,太「实在」的人就会让人觉得傻,语义上可以这么发展。虽然「苕」有理据、有道理,但终究没有用开,所以还算方言词。9 N% F: B  `- F+ o7 I/ C
    # D+ s3 T* W, [  G; S
    什么是标准语,什么是方言词,这个界限是模糊不清的。但是还是有些可以说清的东西,比如:
    & o& O, q, j- G* y5 p3 C: p7 a9 S$ @; b7 f: Y
    1. 纯粹表音的成分不能算。「东北人」写成「东北银」,「银」只是记录了口头音而已。实际上,「人」本读rin,北京话丢了i介音,变成ren;东北话丢了声母,变in,都是规律的变化,应该写成同一个字「人」,写成「银」不算
      g4 U8 J9 J# g) l1 L
    / b* r3 j' B- E9 N# ^# h  @2 U- C2. 从外语借过来的成分不算。北京话里的「沙琪玛」,只是借了别的语言的音,表个音而已。  ^2 g' ^% U! q2 b) U) y: V

    $ u* K9 G8 F" [9 {其他的东西,一般人未必判断得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依赖方言辞书 —— 方言辞书是方言专家编纂的,他们并不会明确说明某个方言词是类型1)继承了比较老的说法,还是类型2)自己方言区独创的,因为他们也怕犯错,但是可以给你一个不错的参考。+ Y4 p$ o1 v$ y6 F3 s) L' `* u

    - v; Q2 Q. x" w8 A* {; v1 z9 v我举的例子,「筹」完全可以通过方言辞书,结合共同语里面普遍的意思推知,那就是表达习惯的区别。如果不好推知,有可能是独创的 —— 但是正如我所说,这个界限是不好说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7-21 19: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lwo2 于 2020-7-21 19:56 编辑
    & e3 V5 D3 Y8 }+ |$ @
    VimVim 发表于 2020-7-21 17:04
    ; ?1 @" N* T0 J# e2 W, r感谢解疑!我一开始只是在”两岸常用词典“之类的词典中查找,难怪找不着。从你这又学会了如何灵活使用词典 ...

    2 u  [6 s% M6 K8 [! o8 T8 `$ a  Q粤语里「嘴」「咀」原本不同音,今天的粤语变同音了,「咀」的笔画少,而且「咀」的意思「含在嘴里细细玩味」也跟嘴巴有关系不是么!「咀嚼」「含英咀华」是书面词,跟口语「嘴巴」不打架,所以粤语区的人就理直气壮地把「尖沙嘴」也写成「尖沙咀」了。甭管别的方言区的人觉着多么奇怪,反正人家就这么俗着用了
    * W1 J! C: Z0 ]1 ~6 `3 F
    % s3 i. ~0 Z1 ]- i: D) I! r8 D官话里面「绝」「决」原本不同音,今天尖团合流,「绝不」「绝非」本来是写「绝」的,成语「绝无仅有」至今仍写「绝」。汉语大字典:+ C( O' P7 Y$ F9 B
    6 u: R4 i1 l. S
    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漢以來之所絶無而僅有。”( p2 _/ T- n) L
    # q2 J9 ?+ ]; ?; J
    可是官话区的人就有人爱写「决非」「决不」,人家还说了,「决定」这个词不是能说吗?我用「决不」表达「一定不」怎么就不行了?这个理还真是不能说没有道理,汉语大字典:
    ' e. d$ ]2 w% i1 O
    2 B& _/ y( v0 T9 J清洪昇《長生殿·密誓》:“若果後來不背今盟,決當為之綰合。”+ m3 e/ O1 a$ z& w( {# h
      @- C" Y! O! |" c. \* B3 g3 r
    这个年代就晚了,清代,因为尖团合流变得晚嘛。当然了,保留「绝」「决」分别的方言区的人也要抗议这么用字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7-21 20: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VimVim 发表于 2020-7-21 17:04( j  y  r3 N! h" D. E+ ^4 A0 G5 C
    感谢解疑!我一开始只是在”两岸常用词典“之类的词典中查找,难怪找不着。从你这又学会了如何灵活使用词典 ...

    7 W/ b# N7 m, T1 z拿实际新闻举例子:; `7 ~' \) S! v9 B, U

    + A/ f: K. Q: Q2 R3 z8 B- T
    今晨在聖德肋撒醫院未能取籌做核酸測試的約20名市民,因擔心明天又再額滿向隅,今早10時許開始再於醫院外再排隊,不惜輪候24小時以求明天必可取得一籌。陳女士嘆稱,她今日凌晨12時到醫院時,其實本來應可取得第49個名額,奈何前面有人「插隊」,令她未能在今日進行檢測(名額僅得50人),她無奈表示「都唔知點好」,或會繼續留守多近24小時至明早取籌進行檢測。
    「取籌」「取得一籌」都讲过了
    7 s. F( e9 N4 @: A& z  M$ T
    : Y9 Q$ N* Q6 L  M0 ^4 Q$ A% s# y「向隅」是古词,所以这个是习惯问题
    & J2 Z+ z$ q* S& b; r" Z) ?
    $ I3 w" ]8 ]: Z* d: T6 h9 j这段新闻翻译成标准语,「再」「又」两字需要调整,这是粤语语法的问题& J$ e: Q2 |. C
    8 f( ~" w) g  q9 Q7 G0 R
    「嘆稱」明显是习惯问题
    6 h- ^& U( b5 Y4 V& j7 V2 n" f* d+ S) G! y' Z, T3 d$ z" I
    「都唔知點好」是粤语口语,「都不知道怎么做好」「唔」「點」都是记音,「唔」是古汉语罕用字,标准语拿来象声,粤语拿来表否定,没有本质上的优劣。「點」跟古汉语本来的意思打架了,不过这是粤语区约定俗成的用字
    * D# y; ?' e- r' p3 L  c& M5 \* R" U8 g/ O" o2 z) L, y* h3 X
    粤语说「知」北方话说「知道」,只是习惯问题
    + H, A5 {6 {$ w+ X* F4 n% E0 K: w1 R$ V" W$ s! Y

    $ {. I1 k& j& y「會繼續留守多近24小時」翻译成标准语要说「会多留24小时」,这是语法的问题,「多」字的位置不同
      k# P5 \7 \" o- T) x5 H
    ; g+ V- D1 }. _) h5 l6 g. g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0-13 07:34
  • 签到天数: 20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20-7-21 21: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WOW,太感谢了!引经据典,再加个现实案例,要是中学时能遇到像您这样十分之一的语文老师,就很幸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DAWIKI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4 06:07 , Processed in 0.02195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