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帖子纯粹是 八卦 。/ p9 e( F" S' ?( ^ c
9 D X- I ^9 _( L% l" o; k
《辞源》修订工作散记 % y9 D9 a/ o" J5 j
% | k! C. T( Y6 q J【来 源】:《出版与印刷》2017年第2期P23-32页
( M" n4 |1 y* x$ n' `, | ]) {: }" r, [3 J
https://www.sohu.com/a/169306102_99904457
8 }3 N% \2 U5 V' B, f回顾《辞源》修订的过程,也留有很多的遗憾,有许多工作可能做得还不到位,或做得不够好。也有些问题,当时想到了,但限于人力、物力而没有做,这些遗憾都只能以后多加注意,并力争弥补。0 ?0 ^& w: K* Y. v- K" t* j# J! P/ Z
1 D, n3 ^, a$ E# D8 \& I& L做一个大型辞书资料库,是我们的梦想。我们收集了百年来研究《辞源》的书籍和论文,收集了与辞书编纂有关的文字、音韵、训诂,还有文献、书证等资料,下载了1万余篇相关论文,我们想把这个做成数字化资源,供修订者使用,可惜人力和时间都不允许,这次就没有完成。( G: R9 t; g3 f: {& S
; S0 C' n' S4 N' z( x我们也曾想把《故训汇纂》《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按字头剪贴,附在每一个《辞源》字头下,供修订者修订时参考比较。最后也由于客观原因,只剪贴了《故训汇纂》。这个工作以后还可以继续做。 e+ |6 G# l$ X
6 I8 Z, k+ @" O7 u9 p; P值得欣慰的是,我们10余位编务人员坚持了4年将《辞源》所有字头和复词词目在《基本古籍库》《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中检索一遍,按语料时间选取6个例句,供修订者与原书证斟酌对比,考虑释义或书证的修订。
& K3 s* r ^6 |/ L2 Z/ e' Z, D) I% h2 F
' H. ?$ ?0 A* r. m9 o/ s我们还对全部百科词目进行了分类,共64大类4000多小类,对收字收词的释义、书证等都有帮助。 , }: b% G: S! g; n2 ^$ i0 n( }
) p; z B4 N) F7 m3 I
其实,2017年文章发表的时候,论坛已经有了《故训汇纂》《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三套的图像mdx,直接利用就好,不用做梦啦
6 p8 c/ Q/ k0 f4 m
) m& Y2 s+ C" A1 \( ]今天Goldendict上面除了这三本,还有各种各样林林总总的大中小型词典,几秒钟时间就能查成百上千种辞书,实在没必要用剪刀+浆糊啦
' B1 g1 x9 e( r( W& v- c( l% f
~8 H" i1 b3 {$ l4 h2 r' x全文检索功能还能快速发现照应不周的现象,效率怎么也提升了一倍不止吧。* b+ C% A, i1 e+ ~ |, E+ ]
/ U2 d4 t) g" S# c《辞源》第三版历经八年修订,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07—2010年是准备阶段,项目组准备研究资料、文献语料,将铅排本改为激光照排版,完成词语百科分类,以及编辑、编务培训,项目组拟定修订方案与体例。第二阶段为2011—2015年,聘请主编、分主编和修订人员,完善体例,完成试修订,完成审稿、编辑加工和排版,修订工作全面展开并完成。 当然了,我上面说的这些,有点苛责了,因为辞源3修订组是在准备阶段剪刀+浆糊的,那时候论坛里还真没有这些。* {! u3 H6 v {% t7 T3 A+ S
; o( I% j* A$ \6 O8 o$ f怎么说呢,汉语资源还需要大家一起拾柴火呀,英语资源固然是论坛里的最大宗,不过母语水平低、英语水平反而好的人……确实不多呢 # C0 D) c0 N) c# 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