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百科 - PDAWIKI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5|回复: 0

[词典考据] 化/花 hua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4-21 21: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lwo2 于 2019-4-21 21:44 编辑
! y/ x$ V* e) L/ K4 i* j6 S7 B/ C1 c% E1 n. Y- {0 F! s# y; _1 L
「化」是一个古人爱用的字,表示「感化;转变人心、风俗」啊,意义很美好。; [. ]9 `5 y5 W* R- X$ O  }) B
7 r7 }6 R6 n8 q1 m
佛教有「化缘」一说,辞海:
( e3 Y( \. A- J) f( K; X9 w4 |5 L& W# [: \' Z9 E
佛教、道教指僧、尼或道士、道姑向人求布施。佛教、道教宣称布施的人能与佛、仙结缘,故名。
( e* W6 p: B) |: a6 S
不过在外人看来,这个「化」……就是……嗯……:
& h* {3 G% H7 R9 y1 t# \4 n" S& a
林语堂当代汉英:# \$ V% f+ i$ \- H0 O, C9 h

/ B' r, u' F9 ^1 E7 a1 L
(5)  To beg: 募化 (Budd.) solicit contributions;
# r' r2 S3 V7 ~; L叫化子 a beggar;9 H$ s, J$ h! @
See 化緣 [hua4yUan2]↓.

% r. L0 r/ \7 b. |+ X果然翻译成英文就不委婉了……
3 n: m  u( ^  U6 `. K0 q
6 Q1 M2 j) R" k- s' A2 Z- i) j8 P" o' g1 I% p
, O, N8 o( ]% Q" j2 S" W+ @
1912 翟理斯華英字典 也是一样的处理方式,化缘、叫化子,都是beg. T* F6 J0 m) P/ I; s
$ R7 D/ A1 ]: u* O, W
「叫化子」,在今天的字典里面是特殊读音hua1,但是按上面的道理看,就是本来的音hua4$ s$ K) d1 y/ R3 g# w7 m+ @- j! n

- B" E# t$ v- N( Y: h( d8 w國語辭典有这么一条:3 ^1 s, }0 A- J6 k
' b5 k9 P: _  L
叫化
1 q1 Q( ?' p9 ~) }
+ G; N3 a9 O; x8 {. l. _ 1.          乞丐。▶        元.關漢卿.緋衣夢.第一折:「俺父親以前是李十萬,如今無了錢,人叫做李叫化。」
# {$ A# l- \  ]亦作「教化」。! Q( ]* h' D" t& p
 * U) m1 g9 Z! B; q: [% _
2.          乞討。▶        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二折:「窮弟子孩兒,你也纔叫化的二百錢,你又放債。」
: z% |* t% `+ G2 l+ \! `% ]$ Q* x亦作「教化」。
) W+ A5 b) u0 d  X( P( z
又写作「教化」,汉语大词典:
4 T' C% b! _4 [' y' f; }
/ b1 h  X9 R9 H( O* [$ ?6 [) p4 w9 Z$ g  {' A/ c8 I, y

4 }  j/ d, A. C  @3 Z佛教看来是「教育感化」的事儿,外人看来不就是……beg……么……3 ^) d* c. V+ d! h( J4 c& o

3 R! @3 g& @' w; q, i; {" y; ?宋金元明清曲辭通釋:8 i9 u: p. @! Q. j* b% Z/ _& Q

, j- B0 Y4 i2 [+ n
叫化  教化 叫化子 叫化的 叫化头 叫花头 教化头叫化,用作动词,一般谓行乞、乞讨。动词后,若附以“子”“头”或“的”字,就成了名词,意为乞丐。《新方言·释言》:“踵门乞食者叫化子”是也。敦煌变文《维摩诘经讲经文》:“有心凭机以呻吟,无力杖梨而教化。”《水浒传》第四九回:“毛太公道:‘我家比你家,各有内外,你看这两个教化头倒来无礼。’”又第六二回:“小人城外叫化得这半罐子饭,权与主人充饥。”《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管他有衣服没衣服,比要饭的叫化子总强点。”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骗子》:“此丐尚戴五品冠,着朝靴,赤体叫化,见者大笑。”今口语仍多用之。萧红《马伯乐》第一章:“叫化子不是常常吃不饱的吗?”老舍《四世同堂》二九:“在大街上,他遇到十几部大卡车,满满的拉着叫花子。”皆其例。按:叫、教同音通用;化、花音近通用。

3 k( ?8 N/ M$ ]6 P1 v! M「叫、教」相近,这个简单。「叫化子」= 「教化/叫化」 + 北京话里表憎恶的词尾「子」,再合适不过了。北方话不在这里用爱称词尾「儿」。! G: s% n* t% _
; ]: R! j; A, d
——————————————————————————————————————————————————( n% d3 p' k" K

& n" q2 L$ [' a下面说说「花」( k, A3 O* U* E' a5 A

, g; C) Q; b% P# f3 J+ @0 A5 w大概是受到鼎鼎大名的现代汉语词典影响,一般汉英词典喜欢给「花」字两组对应词,一个flower,一个spend,仿佛两者毫无关联。让我莫名想起六学里面经典的「文体两开花」……(呸呸): ?$ [7 u+ V) a0 l! ]$ C
8 ]/ N7 l# f/ R) \: w
赵元任主持修订的麥氏漢英大辭典就不这样,它归纳出「花」的一个核心意义群:浪费、奢侈、挥霍1 g9 B7 Q8 c) W* Q
! ^& l4 x5 r7 J1 Y) ?; r: {8 y) k

, |& @; c" y9 f5 b! r( I5 @) u, b  f  y4 ?$ m; g, @1 @
4 l4 Y+ e4 s: }" w( V3 Z
我们当然不能说「花钱」一定是浪费,「浪费」只是语源里面蕴含着的。不然,我们为什么说「花」呢?
  B& a' p& E6 c
) x( w, Z+ R8 L+ _  P' d2 v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叫化子」又写作「叫花子」,跑去读hua1了,因为人们对「叫化子」的负面印象就是「不劳动,只会要钱、挥霍钱」,正好和「花」的隐含意味合拍了。
6 B) x& P; a; ]4 I, A
: K, ]3 `! }# |, B  o: `这么看下来,还有一个附加的感想:好些汉英词典,尤其是老的、特殊的汉英词典,能帮着读者理解自己的母语,这是「现代的」「跟着现代汉语词典亦步亦趋的」汉英词典没有的效果。
9 p5 p4 [3 |% J1 ]9 n- `4 T( {0 j# A6 ?& @% v
6 _: \5 s  t. R( z(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DAWIKI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4 20:06 , Processed in 0.0195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