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2-8 22: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现象涉及的问题很多很复杂:历史的演变、词语的来源、拼写法的改变、方言的差异、英美语言的差异,而且常常互相交织,可总结出的规律中又总有例外,因此很难用简洁的语言给出一个较清晰的图景,即使是专家也常犯错。本想说几句,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还是就自己所知的有限知识说几句有利于听力的,如有错误,请指出,互相学习。$ D6 W, _2 p, [
- s# {& @: _( S% t5 `; W/ y
(废话几句。答题用意不在显摆,而在分享苹果:送出苹果,也得到苹果。你我的苹果都增加了,但谁也损失苹果。往往有的东西,自己以为知道,或者掌握了。但实际上知道得很少,或者理解得很浅甚至理解错了。如果人家没有提问题,或者自己没有回答问题,自己的知识就只有那么多。如果让自己答一下题,就会发现问题,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许得到更多。也许这就是所谓“头脑风暴”、“分享苹果”、“教学相长”的原理吧。)
( V4 e- S$ l+ o& x+ F0 |/ s; }. h
1. 轻读音节中,美音的u/ju/一般仍然保留/j/音, 但常弱化为/jə/。英音一般发/ju/。
, B( ]0 b+ \3 d* t2. 重读音节中,英音中l, r 后的长音 u 一般也是发 发/u:/,没有/j/。美音中,发/u:/的情况更多,除了l, r后面之外,其他龈音(alveolar)后的/j/一般也脱落了。例如,nude,tutor, duty, suit, zune. [ 有方音和个人差异]
2 W7 s; q! ?% v! _" X# l* R O# g6 y; F5 O! v* m% i+ c&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