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2-15 11: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应该是Usage一类的书,以下引用自“恶魔的奶爸”,在知乎上的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20823064)* E4 t- u. z# P# F9 D
"- ?& t5 j# P# h" y- {0 |7 d# m
第四步,大量阅读中国人写的usage书籍。: u' B4 ]* ~5 c$ y
0 ^+ J; w! s- w6 j* ~" j3 T
Usage指的是惯用法指南,跟语法书有明确的差别,语法只考虑正确,不考虑得体和频率,而这些都是usage书籍需要考虑的。# v6 h$ U1 d, X; d
/ G% d) |' @ i. F# \' F
老外给外语者写的Usage基本是灾难,究其根本是因为老外根本不觉得非母语人士能把英语学得多好,所以这类书大多写得比较简单,蜻蜓点水,简单带过,根本满足不了英专生加强阅读理解,表达出彩的需要。& D& Z, }6 X6 P2 y# H) y
4 [0 E: {' |6 e2 Z
要重点推荐的是中国大师写的,特点是是作者精选一部分灵活词汇,做深度讲解。这类的代表是葛传槼先生的《英语惯用法词典》。之所以推荐,正是因为这些书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学得不够精细的毛病。
6 Y' w/ k& G$ W- W9 N) r! z) Q" U1 ^
比如:and that...有时不是引导并列的第二个从句,而是表强调;and ... at that, and ... no less 也表示强调;as much as anything else 不是和其它随便哪个都一样,而是比其它任何一个都更加;for that matter的用法;as it is (was) 有哪几种理解;when引导非限制时间状语从句等等,一般学习者基本是一问三不知,不仅不知,而且根本没有注意过,像更简单一点的,as,than引导从句怎么用,也是一片茫然。0 Y. K% P% e% [0 ?2 Y, Q; K
# k) o1 Q. O, S+ }其实很多人看到as, that, if, than, much, any这些词,就以为很简单。某些在这方面讲解非常深入细致的书,得到的评价竟然是“过于简单,适合中学和大学低年级”之类的。背个GRE单词,至多几个月的事,而掌握这些小词,是一辈子的事情,很多人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甚至压根没往这个方面想过。 ! @2 v L: p N$ Q
- |9 n1 ^; V2 o% h! q9 x3 P
然后还推荐的,《英语阅读参考手册》(叶永昌著)
u/ a* c9 R+ X特点是讲解虚词居多,如果全部掌握,阅读当代英语时因为语法引起的理解障碍就是大大减少,自己也能够说写很多或地道灵活,或简洁正规的句子。有些水平不到家的人,可能自以为阅读当代英语,只要有一本字典在手,就完全不是问题。其实,很多细枝末节的地方都忽略了。实词(特别是有具体意义的)不认识,查一下很方便,但是这些虚词,有时候根本意识不到需要去查,当然也就不可能知道应该查哪类工具书了。(为什么有些畅销书翻译这么烂,译者不懂这些细节,是很重要一方面原因。还有很多文科生,读西方文论英文版觉得难,除了需要补充西方哲学背景知识外,在这类小词上,也要多下功夫。)
7 [4 Q& K4 p7 t, p$ @) C# O6 H) C5 a/ h7 I j
这本书原来叫《科技英语阅读手册》,是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的产物,现在的新版里仍然有很多科技英语的例句。
# f& T1 L: B9 j1 Q2 m% Z# T `$ t O
这本书的缺憾也很明显,就是实词讲得不够,接下来推荐的这本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陈用仪著)
/ v1 x9 |5 A8 f6 O如果说叶先生的书,对虚词的讲解,可以打四星(或者说三星半)的话,这本书无论虚词实词,都是超五星的。讲的都是类似我们上面例举的细节问题,例句也是从英国古典名著到当代美国英语兼收并蓄,对常用词讲解之精辟深刻,足以让很多所谓专家教授无地自容。中国人写的高质量惯用法我也看了不少,很少能有像陈先生的这本书那样,让我五体投地。. F9 s0 |8 A1 A+ j% a' C0 T
* k% _4 w& o0 \, i值得一提的书,作者对动词的处理,采用了Zeno Vendler的四类动词划分,这些内容在书的附录里有讲解,建议先学附录的内容,再看这书就方便很多了。; Z3 j/ g8 N) ~7 y
! z( l8 l+ G* q6 Y7 A7 v还有,有些IT方面的例句,作者的翻译不符合习惯说法,或者干脆是错的,可能是老先生不了解这方面的缘故。一点小问题,瑕不掩瑜,但是还是希望以后能有修订版。7 v" I6 A( j8 n/ Y
0 g: c' D. T) g) P使用这本书有一定难度,觉得困难的人,可以先用叶先生的。! m7 x1 h1 W2 W; _6 \
) {) s# @$ J3 P3 k; g9 t% o
之所以强调中国人写的usage,是因为原版工具书里,找不到代替品。这些书根据中国人学英语的特殊困难,把散落在各类原版工具书角角落落里的细枝末节,加以归纳整理,分析讲解,针对当代中国英语学习者粗枝大叶的致命伤对症下药。如果手头能备一本,遇到疑难问题勤查细究,或者常常翻阅,对于英语真正“入门”有莫大裨益。+ q; | z# U( ]4 I V
2 s, l ]/ N1 E最后讲一个判断这类中国usage好坏的简单方法,就是看“as”一词的篇幅。篇幅越长越好。当然从逻辑上来说,这个方法没有依据。但是实际上基本是百试百灵。as可以说英语的“词王”,远的不说,从文艺复兴至今,英语经历几次从简到繁,从繁到简的演化,但是无论在什么时期,as始终是串联英语句子的最重要的词语。工巧典雅到极致的(甚至做作的)新古典主义句式是用as来串的,灵活通俗到极致的(甚至粗俗的)当代美式口语中,也有很多as构成的表达。如果说一个作者在讲解as时,只能一笔带过,甚至避重就轻略去as,那么说明此人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
; t3 a, z' r# [3 ?" ?7 [, l- A
/ _& M: L2 P* l( b/ a& d最后附带推荐的都是"拾零"性质的Usage,不是工具书,不可能满足日常用度,但是可以作为素材积累经常翻看记忆。都是几十年的经典参考书,质量非常高。建议都买了,或者去图书馆借阅。
! o" I$ {0 E" u: q& h% `; ^
# t1 J! s, V5 b2 ?& Q" z( n; D《高级英文理解与表达教程》(孙瑞禾著)
# V- Y2 B0 Y' ^ r《英文疑难详解》(钱歌川著)% E4 z5 o; ?2 V* ~, M* l* [9 G
《英文疑难详解续篇》(钱歌川著)5 i. i) T6 o/ J! i7 f9 s
《翻译的技巧》(钱歌川著)这本书里有大量有关惯用法的讲解- J1 F' v2 \3 G
除了学的精细,用词的精准化,是英专的第三个优势。
$ R# b% `( q3 P& i# r/ c$ j% |"
( T" }) ~+ I) j: `" s5 R: T8 b" l希望能有所启发!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