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百科 - PDAWIKI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5|回复: 44

[词典讨论] 【新-定论】牛津词典给出的“吐槽”的类语及其全面深入解析与例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8-18 21: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vivian2007 于 2016-8-19 19:49 编辑 4 b) q4 q3 b- A) b- k
nitpicking: often finding small mistakes in somebody's work or paying too much attention to small details that are not important; showing this tendency
- E( L1 X( Y6 T
6 o5 Z2 H) C# p) u- S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9th edit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3 J; N/ k' K* T" q4 w2 Y+ x% `

+ A9 A' Y& K  K2 ]5 G* J. S6 Z- zBe overly critical; criticize minor details
* C2 \* [1 P2 e4 ?" j2 x2 ^' m* V* J. zWordWeb
7 f0 z5 Q# X* U- Y
3 F: W* B/ a2 ?8 E3 e7 I8 pfussy or pedantic fault-finding: nitpicking over tiny details: `$ g; `+ Q' B" P
ODE2013
" V  t  j: `1 t2 {" p, i1 i  Q, v" x4 k) E$ q6 B1 k) z
Criticize pedantically; find fault (with) in a petty manner. v3 I0 C( t; j. Q# q
SOED2007

- M3 L1 J- G, ^5 ?* n' l6 X0 R
# T' L! Q- `8 ]2 |* ^; Z) N对!就是这个词nitpicking,这是最接近的类语。吐槽本来是个日本艺术形式的术语,后来作为外来语浸入口语,由特指变为一般意义:对细节的批评,找毛病,鸡蛋里挑骨头,是一种怀有批评乃至讽刺地挑剔行为。
8 N7 S! k* v# x. r1 w" {5 ?7 U3 y8 _  F
注意:1 有的词典译成debunk是错误的,是对吐槽的原意机械地直译而又不理解造成的,debunk是一种有根据的反对,而吐槽是一种自发式的、带戏虐的、弹幕式的没错也要找点错的鸡蛋里挑骨头的挑剔式的行为;7 I9 V4 l, E% j8 s  \! k& I
2 吐槽不可以理解为抱怨、倾诉和其他语义,百度上给出了一些例句,是不同语境下对吐槽进行了分析,是错误的,抱怨倾吐不是吐槽的真实含义,不可以译成complain或其它的意思;它不是一般意义的网络comment,而是一种* N9 h7 H8 T0 V8 c- [
对细节进行过度批评似的行为。
! a, D9 F& E) u8 K
9 O" e! A5 C) y# Z综上所述,有且只有一个词(组)nitpicking (over)sth 符合吐槽的外来语解释。之所以其它全错,是因为那些译者不了解汉语言文学和文字学,没有很扎实地基本功,用错误的理解把吐槽的外延和内涵人为曲解了的缘故。! T) W$ }2 H( x0 H7 r! b
这就是我不轻易购买汉英英汉词典的缘故之一。中文原文不应该出现除了上述nitpick之外的例句或应用。之所以你说看语境,是因为这些错例在曲解吐槽内涵的同时又随意扩展了它的外延造成的,本身就是病句。举例:他经常吐槽他的伙食(用词错误-病句)他经常抱怨他的伙食不好(正确),也就是说那本身就是病句是不允许出现的。
. c. L& \: Q( T! x0 b$ N
7 Z: n" D  j$ Y* ^: X0 @& P
debunk不可以替代吐槽,它描述的意思是:破除、揭穿、洞悉,它的目的是去伪存真,是要推翻,而且多数是先有有力的证据再去驳斥;而吐槽nitpick是怀有过分挑剔的方式存心主观上的对于谈话、事件、节目等进行主观评价和批判。( C) k+ H8 |7 I% H% d
另一种错误是没有区分开倾吐和吐槽,只翻译了吐和强调了吐。你知道什么是槽么?槽就是类似于往碗里吐出的呕吐物,也就是槽点,瑕疵,吐槽是一种很主观的Fault-finding的过程,并不是以吐,倾吐为轴心的抱怨。   

% y, o  [( T6 p* t+ Q
. _* l4 V$ w" k, d  a5 R; J, o其实在北方的曲艺形式我们早就有这个词儿了,只是有些南方的同学不知道而已,相声专业术语叫“褒贬(bao-1声 bian-轻声)”,也是天津话,意思就是100%的日语漫才的“吐槽”的意思。
3 r$ |. i. h/ Z举个例子:两个人说相声,怎么吐槽呢?是这样的:A:您哪毕业的? B: 北。。北大的!A:慢着,我没听清楚,你哪的?(吐槽开始,褒贬开始,其实是贬损)B:我北大的,北大荒曲艺学校的 A:哦
' F4 t7 i7 V! C. `,这么个北大的啊(嘘声一片)
2 v7 a9 K% ?8 G. d7 k" M, u

$ M  h( e8 ^: f; L* \9 S; u其实欧美人根本不会纠结这个事儿,他们没有这个或不需要这个并有替代,就像我们有褒贬这个词儿何苦再学日本人呢?只有需要并且是空白的词儿才会音译固化下来,比如sofa沙发,咖啡coffee,我们没有又得用才成为外来语。* ^' m2 T3 R0 G0 b8 ?2 n) g$ q' D

& i  [7 B# u& y' V" m/ E( w# X2 l英国卫报再次以事实印证了我的翻译成果:. I5 T# Z- B4 ~" y2 Y: l
8 P; l  i. v: u( q' t- q; j
详细请参看最新文章 https://www.pdawiki.com/forum/fo ... &extra=page%3D1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11-29 11:30
  • 签到天数: 335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6-8-19 19: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不顾别人的分析,就认自己的死理

    点评

    reduce the inflated reputation of (someone), especially by ridicule你主要是受讽刺这个词儿的贻害,那是抹黑、揭穿的意思,目的是揭露和真正的毁誉;而去特指化的吐槽只是网民的一种调侃!在细微中找不XX。  发表于 2016-8-19 20:00
    卫报已经有人使用了!你说的哪个debunk是鬼子的漫才中的对等语吧,可进入我国后吐槽是去特指化了。在我国,更普遍意义的是吐槽一本书、一部电影等,好好看看卫报文章帖子。除了卫报使用,人家还有nitpick.com  发表于 2016-8-19 19:18
    你继续使用debunk,没人拦着你!  发表于 2016-8-19 19:1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8-19 11: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dict 于 2016-10-30 09:30 编辑 4 X3 C) F/ ?% b& ^$ p( d7 f* Y
    idict 发表于 2016-8-19 01:55
    ; p8 v0 [2 G) T+ I' Z拥趸, 源远流长的用词. 不是90后才有. 粤语方言, 意指固定的拥护者(引申为忠实的拥护者). 不指人的话 ...
    6 Z5 `; w) s: H# O8 e) H4 |# t

    ; d  L2 y4 q- m* w8 Y" c
    * p. q/ [, t" w" h  v拥趸, 源远流长的用词. 七十年代流行用词, 不只是粤语频道. 央五的解说在九十年代开始多用. 现在可能西语化了, 如Fans. 或粉丝(超女时兴起). 以及钱文忠还说有潜艇呢.
    1 G+ s6 R2 O) a" i8 }行业术语多用, 如趸船, 船趸, 趸柱/柱趸, 趸售, 趸批, 趸货等等... 都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还有: 打趸(儿), 有归结的意思, 也是普通话. 如果在粤语中, 还引申为长期驻留的意思.
    ; E1 n( f8 ?3 Z* X( d可是楼主的说辞:
    3 b  `9 K" v# }( M
    但是拥趸是错误的,不是人话。我们一般说拥护(者)、拥戴。: [' ]& G8 h/ t) B
    拥趸不是标准的普通话,方言是通行面极窄的言语,离开广东很少人听得懂粤语。

    ; A  s% m: S8 D  a/ a* Y$ a就算现在只是在粤语地区使用, 那还是人话啊.
    ' H: x% @1 B9 t" F- b7 u" i% Q趸是古汉语, 怎么就不是标准的普通话了? 加个拥字就不算了? 后来的创作用词: 拥军优属. 区别是前者现在不用了, 后者常用.
    ( p1 z, i. l  g0 G解构一词还是钱锺书首创的, 也是业内术语. 现在不普遍使用了, 不是标准的普通话了?
    ( \9 d' z: i7 m
    0 f1 ^. q6 t: |4 @/ _8 h8 I( D  p6 w而楼主所给的说明如动词或量词, 都是基于词组的释义. 如果是单字, 就很难确定是那一个释义了. 而楼主所以得出结论: 它作为单字是有意义的, 如果组成词组: 拥趸是错误的,不是人话。恕在下愚钝, 思绪开始有点错乱了...
    6 m7 a8 u2 i  W( T
    《新华词典》确实有这个趸 ... 它作为单字是有意义的

    & f! u9 d6 l( m7 y& i
    2 u% r7 r# m- o3 C" r回看通篇, 只是说了下文字用词会随时境变迁, 不同时代有不同解读, 并不容易执着并忠实于原意. 如小姐, 在民末还是争当的. 后一直到千禧年代, 这样的称呼就不合时宜了. 即内涵已经变化了. 就必须尊重别人, 少用为是.9 ^% k! c7 v- h$ b
    并引用胡适倡导的白话文运动中的八大主张之八: 不避俗字俗语. 当中用了一个粗字(新华词典必定收录的字). 只是想引用李敖的讲解. 让大伙知道一下原字意境. 说明现在的哇噻的内涵也已经变迁了.
    + s; }% O( S$ W" p因而引论为言语/语言是交流的工具的一方面, 不必定为/成为学术工具.
    " r; I% Q' _+ K5 K, N, ?8 n
    & Y' ^: D/ M# b2 ~0 r$ z: k8 ]在下承认是粗人为甚, 乃至为市井之徒. 不想还是难以企及楼主的(为)善并规范之标准, 点评为之粗鄙的野人. 于是就重新有了被列入黑五类的感觉了. 不过还好, 末列人道, 未入畜道(应该也相差不远了). 是为幸甚, 是为幸甚幸甚!' a2 v3 a$ U: G3 X+ O

    ' }0 E. ~$ S, c9 n( z5 h这个真必定不用楼主管我呢. 必然并必须的!2 L: l+ T# f7 e- G
    你可以继续作粗鄙的野人,懒得管你。
    1 K8 G% F8 `% s  _7 }
    0 f: K5 _# Q7 n/ a
    哦, 有点点儿的了解啦. 原来是zhaojiadiren., S) N& [' J9 ?1 S; z6 S1 E
    我们主要是警惕病句和歧义在高考语文作文中肆意出现。
    & ]1 s# p& E+ o/ q% I) E; s* I
    0 `' M9 i/ s9 Z* X
    自知不学无术, 井底之流, 仍不自量力, 浅释愚见. 但得修饰兼定格. 堪为贻笑大方, 难免自惹无趣. 唯自忖自娱自乐罢了. 仅此为止. 谨致, 谢谢!
    ( a  c) z( f6 w) k6 O6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8-19 01: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dict 于 2016-10-30 09:27 编辑 ' \( @$ Z2 i% ~( L1 g" f+ B1 F& s
    vivian2007 发表于 2016-8-18 21:59
    & s& M' K, ~% q- k! u6 I'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90后为代表的一代严重蹂躏汉语言规范语,经常说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所谓网络语言,比如:我 ...
    4 D9 j& L3 c/ K- T7 \& b

    4 V1 o* F" N7 S7 ]5 |  p0 T/ M8 }3 @9 \' h% C0 l$ p& }3 T
    拥趸, 源远流长的用词. 不是90后才有. 粤语方言, 意指固定的拥护者(引申为忠实的拥护者). 不指人的话, 如船趸. 趸字现在很少用. 行业术语多用. 如趸售. 当初看到这个, 不解, 一查. 原来是整的意思. 才知道自己的中文很差.; V7 V8 r7 D* }6 g
    (粤语还有引申义: 监趸. 意思是坐牢的人, 也是常用字词)
    ( W. K" I) v- Y1 D$ \. {! b* N  h! m& f* g, t5 b
    楼主的议题有点大啊. 就当是白话文运动的延续吧. 最后白话文占先, 并占领了文学, 语言交流等等... 还可能是颠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每个时期都是如是吧).
    5 v$ _' p# p' X$ c( S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 都是些海归大学者. (有如旧有语丝, 新有新语丝.)
    5 K- R7 F- l! v既然某些用字用词, 流行起来, 挡也挡不了的, 那就流行吧. 有些很好字词. 没有流行或广泛使用, 就会消失了. 如解构... 古白话字: 趸, 也没有人用了.+ m5 t) _6 R' ^* I- Q3 Q+ A, m
    粤语还保留了一些.  虽然也有粤语正音运动(七十年代的事)等等... 不流行了, 不用了, 就会消失的吧.
    , O8 Q  k2 Z* V$ ^8 d( y8 }9 Q" @) E  M- ]- F+ J' L& X
    有些新词, 如国资委. 是好好的.
    ) g0 b/ J! x3 n8 v# ~% V如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省略为[社精办], 一看, 那个写文件的人的脑袋一定是被驴踢了(或被雷劈了), 觉得这样的描述字数太多, 不方便交流, 又缩略为残缺的脑袋, 还是太多字了, 最后为: 脑残! 用用也无妨.2 c( e* Z, [- j

    / e% z; H2 q4 B中文如是, 英文也是吧. 英国人也常常吐槽美国人把优雅的英语用得不伦不类. (英语也有很多外来词的吧)3 J+ i  w# `& w% M
    howdy = how do you do (美国南部)
    2 B4 b  v7 ~0 q* Rlong time no see (不可以"意淫"是源自中文吧, 据牛津的说辞是美国印第安人的讲法)# W' _& c( p" ^3 {# _  F% [
    有很多外来语/词是没有办法的. 特别是专业类的. 如雷达...
    $ ?$ c7 D+ N7 T" O. c% u' e5 j6 d7 K0 b* ^0 z% Q/ {! x
    当初想买一品牌的手机, 需要邀请. 于是问, 如何才能获得呢. 回复说: 要看你的人品了. 哇噻, 我人品不好, 还买不到了呢. 后来才知道不是这个意思.
    ; G, D, x) |, [0 g9 E(哇噻, 在字面上不是粗字词, 但实际上是最直接的粗的了. 李敖还在凤凰卫视开讲噻原字[肏]的三种写法, 如何使用呢(现在已经不用这些字了吧). 后来用操, 还是粗. 再转为噻就不粗了, 连[我]字转为哇. 嘻嘻. 不知道的, 还会以为是语气词呢. 君不见电视剧里男的哇噻, 女的也哇噻. 嘿嘿, 男男女女都一起哇噻了, 总局不禁. 则表明, 已经过关了. 离开了F-Word的范围了, 真成为语气词了. 就如吐槽, 引申到抱怨的层面了. 少了批评挑剔的原意了)
    / I& O8 ]+ ?' `6 V6 q; [1 H以上有些用字在本质上是很粗的. 但用义代字, 就不那么明显了. 即粗人也有文雅的时候.% b) C* }7 i# D
    又如周星驰的: 小喇叭你话 (原是粗口骂人的话)) O1 {3 p, D, |3 S
    虽然有点无厘头.
    ; ~3 m+ K$ D3 R* N- ~+ Z! b: F: Q- R9 u
    在下也有楼主的感想, 但时下正是如此, 又奈何得了? 地球在转动, 文化也在滚动...3 P% X$ p) L( k$ }1 d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 人们大多时候关注是是否达到了交流的目的, 表达清楚了. 对方了解清楚了. 至于交流过程中用字词是否优雅, 是否学术化, 就不怎么关心了. 毕竟我等多是市井之人, 不是什么文人墨客.
    " J3 q% a- X) y0 d$ V; h如果能语出心惊人, 效果就更好的. 人们追求的多是这些吧. 如早前看到一网红. 有人问(大意, 不是原句): 你胸平, 怎么看. 回复: 胸平, 可以平天下! 哗, 一语多关. 绝妙天下. 红了... 大伙很是享用啊.... w+ B6 W1 v  \% b" D+ k) M
    有时想想, 自己是老了. 跟不上流行文化. 当初年轻时, 年长的老说我等说的话不知所谓. 当时认为他们为老不化. 现在轮到我为老不化了. 嘿嘿!!!8 X" j1 A5 Z7 q' B# b
    ) F' M' u0 l, F7 B
    另: 萌萌哒, 还可以猜猜看. 么么哒, 什么壁咚, 床咚, 就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东东了.) |3 a, [: M1 n8 N+ l/ ]

    点评

    语言是流动的没错,但是不能将歧义和非主流的东西侵染了人话。相比较中华五千年文明,这些网络流行语只是沧海一粟。我们主要是警惕病句和歧义在高考语文作文中肆意出现。我接受外来语,比如沙发,咖啡。  发表于 2016-8-19 08:31
    《新华词典》确实有这个趸,但是它作为一个动词是指整批整批的卖,作为量词是整批的意思。它作为单字是有意义的,但是拥趸是错误的,不是人话。我们一般说拥护(者)、拥戴。我很喜欢古诗词英译,并不是白话文倡导者  发表于 2016-8-19 08:27
    拥趸不是标准的普通话,方言是通行面极窄的言语,离开广东很少人听得懂粤语。一个词汇进入主流词典是要经历很漫长的时间考验的,我们之所以强调规范性比描述性的重要就在于此。你可以继续作粗鄙的野人,懒得管你。  发表于 2016-8-19 08:1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21: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vian2007 于 2016-8-18 22:00 编辑 5 O  D, e0 Y+ b1 _1 @

    " m  y" [0 N. b, Q) n( Q* J值得注意的是,国内90后为代表的一代严重蹂躏汉语言规范语,经常说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所谓网络语言,比如:我也是醉了(武汉方言)、脑残、拥趸、么么哒等等,其中还有大量日语外来语:壁咚、床咚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8 23:24
  • 签到天数: 21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6-8-18 22: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yletruman 于 2016-8-18 22:38 编辑 3 |5 t% K1 o* w  q7 z% n+ [

    # \$ P- p. R# x刚查了一下,发现很多词典将nitpicking的register定为informal,而吐槽一词在汉语里面也属于非正式用语。由此看出,楼主选的对应翻译比较贴切。! {% P1 U, Z$ Z9 L% T6 v
    nitpicking很形象(nit虱卵+pick+ing[有点儿像汉语中说的 鸡蛋里挑骨头 的意味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8 23:24
  • 签到天数: 21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6-8-18 22: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vivian2007 发表于 2016-8-18 21:598 m, _& v& Z  W6 J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90后为代表的一代严重蹂躏汉语言规范语,经常说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所谓网络语言,比如:我 ...
    # r1 C8 e0 g( v% F
    近代汉语受日语的影响很大,比如民主一词就是从日语传过来的。(还有很多都是这样,暂时只记得这一个)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11-29 11:30
  • 签到天数: 335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6-8-18 22:5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yletruman 发表于 2016-8-18 22:242 I/ W% u) m( a( x0 m+ p
    刚查了一下,发现很多词典将nitpicking的register定为informal,而吐槽一词在汉语里面也属于非正式用语。由 ...

    3 B# y, q$ z* rdebunk
    - c& a1 A1 t: X, A* R0 |( x$ r( D也是 informal 啊

    点评

    debunk不可以,它描述的意思是:破除、揭穿、洞悉,它的目的是去伪存真,是要推翻,而且多数是现有有力的证据再去驳斥;而吐槽nitpick是怀有过分挑剔的方式存心主观上的对于谈话、事件、节目等进行主观评价和批判。  发表于 2016-8-18 23:39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11-29 11:30
  • 签到天数: 335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6-8-18 22:56: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不必这么nitpicking嘛,吐槽就一定是鸡蛋里挑骨头么

    点评

    Petty criticism of minor details  发表于 2016-8-18 23:41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8 23:24
  • 签到天数: 21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6-8-18 23: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woaini123 发表于 2016-8-18 22:56
    % t6 z" Y) Q! G' [9 [2 X兄弟,不必这么nitpicking嘛,吐槽就一定是鸡蛋里挑骨头么
    ; }) _8 {/ q. J7 M. C
    楼上说得有道理,nitpicking和debunk两个应该都行,用在哪里关键看语境。另外,我感觉楼主对翻译很有造诣,说的很多都是英汉汉英翻译里面的术语,讲解也很仔细和用心,谢谢!

    点评

    debunk不可以,它描述的意思是:破除、揭穿、洞悉,它的目的是去伪存真,是要推翻,而且多数是先有有力的证据再去驳斥;而吐槽nitpick是怀有过分挑剔的方式存心主观上的对于谈话、事件、节目等进行主观评价和批判。  发表于 2016-8-18 23:44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8-18 23: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也要根据语境选择的,不能因为中文原文里是吐槽,英文也字对字按吐槽来译,有的吐槽可能是抱怨,也有的是尖酸和讽刺。实际上,用吐槽这个词的人,他有可能也未必知道吐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点评

    中文原文不应该出现除了上述nitpick之外的例句或应用。之所以你说看语境,是因为这些错例在曲解吐槽内涵的同时又随意扩展了它的外延造成的,本身就是病句。举例:他经常吐槽他的伙食(用词错误-病句)他经常抱怨他的   发表于 2016-8-18 23:54
    你是没有区分开倾吐和吐槽,只翻译了吐和强调了吐。你知道什么是槽么?槽就是类似于往碗里吐出的呕吐物,也就是槽点,瑕疵,吐槽是一种很主观的Fault-finding的过程,并不是以吐,倾吐为轴心的抱怨。  发表于 2016-8-18 23:4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8 23:24
  • 签到天数: 21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6-8-19 00: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翻译的高深造诣,我等受教了!跟着楼主学了不少知识!多谢楼主的耐心讲解!

    点评

    其实在北方的曲艺形式我们早就有这个词儿了,只是有些南方的同学不知道而已,相声专业术语叫“褒贬(bao-1声 bian-轻声)”,也是天津话,意思就是100%的日语漫才的“吐槽”的意思。  发表于 2016-8-19 00:0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8-19 00: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vivian2007 发表于 2016-8-18 21:591 v: j* `% G, j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90后为代表的一代严重蹂躏汉语言规范语,经常说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所谓网络语言,比如:我 ...

    ' Y2 A$ X5 }* T3 c+ j4 L" B. K现在确实存在个别流行词语滥用的情况,这个也与当前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关。2 i, r! b: ?( a; |3 K

    3 F( @5 G: X: m' Z/ S6 t& b7 E曲解词语内涵的同时又随意扩展了它的外延造成的,本身就是病句。! r3 {2 s( e9 v  G2 S
    ' w' L+ J# J5 W4 E
    我觉得你说的很好。

    点评

    增加了例子,看1楼。  发表于 2016-8-19 00:18
    其实在北方的曲艺形式我们早就有这个词儿了,只是有些南方的同学不知道而已,相声专业术语叫“褒贬(bao-1声 bian-轻声)”,也是天津话,意思就是100%的日语漫才的“吐槽”的意思。 举个例子:两个人说相声,怎么   发表于 2016-8-19 00:1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8-19 01: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造诣精深,望今后多参加或发起类似讨论,这种讨论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11-29 11:30
  • 签到天数: 335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6-8-19 18: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oaini123 于 2016-8-19 19:03 编辑 - M' U/ X, o4 V

    7 N# \6 t6 j0 `0 l楼主的大段篇幅,能看得出来,楼主的语言基础应该是深厚的,娓娓道来的分析看起来很有气势,读起来容易让人信服。但是个人觉得,对吐槽的翻译绝对化,加上自己的一些看似合理的判断,未免有些武断。
    6 E) @8 d' N, C' U
    5 @+ H4 \2 z3 @7 d请楼主看看 牛津英汉汉英词典、新牛津和 oed 中对debunk的解释:; s! `; z5 k! d% S" c) k" v( x8 b
    1. 牛津英汉汉英词典
    9 C$ ?3 c( r2 q" o③ (ridicule) «person, reason» 嘲弄…的虚假 ‹claim, reputation, image›
    + W- a) A! ~2 W9 m! p9 m- S3 V9 Ocomedy takes delight in debunking heroes 喜剧喜欢嘲弄英雄的名不副实
    ) A' ^3 o" r3 v  b5 C8 t
    6 ^8 H2 R* n7 o4 x2. 新牛津, h* [7 e$ K; z# O
    1.1       
    . W8 L; h1 A8 P8 Z: sreduce the inflated reputation of (someone), especially by ridicule(尤指借奚落、嘲弄来)消减(某人)名过其实的声誉:
    ) _0 R: f9 `- _( Bcomedy takes delight in debunking heroes.喜剧总喜欢嘲弄英雄的名不符实。
    9 `( S( m  E7 j' N" @0 X5 H" z# M. \5 H* o; D
    看到没,这里也说 debunk 可以有嘲弄,并非一定是很正式的揭示、证实什么,大家不要一看到很多词典说 show... is false, 就认为一定是严肃的去伪存真。
    0 N9 `! A/ _. t8 i% B7 L' U- A6 @
    3. OED 的解释更接近本意,debunk = de (remove)+bunk (nonsense),注意后面还有个 remove from pedestal or pinnacle
    * u0 Z* Z! a  l5 y5 ?; @" ^" T1 d- G; z
    To remove the ‘nonsense’ or false sentiment from; to expose (false claims or pretensions); hence, to remove (a person) from his ‘pedestal’ or ‘pinnacle’.
    $ v  `& c6 l  V& T$ G* P/ c$ H8 B& V: d& X2 L5 a$ k8 k* X
    nitpick 是过分的挑剔、挑刺,经常是令人厌恶的。但吐槽,更多强调的是戏谑地抨击,尤其是对表面上冠冕堂皇的人事物。在Google新闻里面看了很多用例,并非是令人厌恶的过分挑剔,只是抨击,比如下面两句:
    9 `) X0 u! q- C3 E0 q  `# w  \' `巴西女排输了民众吐槽队员不好好训练光顾晒性感照。
    6 \; B/ A# \# @) u+ H% w, @两铜战绩遭吐槽:体操队全军覆没无金无银太惨淡。
    & [+ F( W1 ]: G* J& w1 p9 U9 a! N8 }3 {5 v% D0 z2 }
    奥运选手本来是运动员中的精英,却被爆出不好好训练,这不正是揭短,“嘲弄名不副实”之处么。也是 to remove (a person) from his ‘pedestal’ or ‘pinnacle’. 请问这算挑刺吗? 非得是方舟子所谓的打假才是 debunk 么?我看未必。  z, p- p- O9 x, @, x- h# y

    ! h/ K# D0 G" c: {5 f2 Q吐槽准确的内涵和外延,就是nitpicking吗?您说吐槽是自发式的,但某网站高中考题中总结的吐槽的5个特点,恰恰说吐槽是被动的:①被动性;②客观性;③简洁性;④通俗性;⑤娱乐性。http://5utk.ks5u.com/showpaper.a ... amp;PaperId=1511545, _( |( g& B( k) R5 h
    - d$ @. z: }6 a
    没错也要找点错,只适用于某些情况吧,并非绝对。

    点评

    有卫报为证,英国人已经在05年这样使用了!http://www.pdawiki.com/forum/thread-17983-1-1.html  发表于 2016-8-19 19:03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11-29 11:30
  • 签到天数: 335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6-8-19 19: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woaini123 发表于 2016-8-19 19:12" g. m, g0 g  `* f
    完全不顾别人的分析,就认自己的死理
    ' N2 k; J% X5 p' r
    你先说卫报怎么就能证明吐槽等于nitpicking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8 23:24
  • 签到天数: 21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6-8-19 20: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yletruman 于 2016-8-19 20:17 编辑
    8 w- v# v7 Y* r4 F, U
    : K% [6 n% Z" l2 I大家不要争了,保持和气,得不到最终结论,各自保留自己的见解吧。万事和为贵。

    点评

    需要详细阅读本帖,有卫报为证,英国人已经在05年这样使用了!http://www.pdawiki.com/forum/thread-17983-1-1.html  发表于 2016-8-19 20: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PDAWIKI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4 23:52 , Processed in 0.02531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